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2020年版)

研制报告


一、研制背景

(一)复印报刊资料的学术评价功能与特色

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学术刊是从中国公开出版的报刊上搜集、精选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和相关信息,由学科专家和学术编辑共同遴选,并按学科门类进行转载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体系化的精品刊群。作为一个独特的学术品牌,复印报刊资料在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进程中做出了特殊贡献。“精选千家报刊”的特性使其从诞生伊始就具备了“评”的雏形。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复印报刊资料不断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调整期刊布局,专题种类逐渐增多、学科分布更加全面细化。复印报刊资料的编辑和编委按照不同专题的学科要求,精选出有前沿性、创新性、学术性及争论性的文章,使复印报刊资料“荟萃中华学术”,成为“以全为基础、以精为核心”的参考材料。

经过不断地调整、发展,复印报刊资料的评文选文体系渐趋成熟。2010年,经过广泛调研和总结经验,研制出“人文社科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由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社会价值、难易程度四项主要指标,与课题立项、发表载体两项辅助指标,共同组成的复印报刊资料学术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复印报刊资料还从学科覆盖、专业团队、流程规范、学术精选等自身特色上逐步确立和夯实了学术评价功能,并在学术界和期刊界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人文社科领域普遍认为,复印报刊资料可以作为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之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及其成果特征,需要同行评议方法的实质介入。复印报刊资料这项由学科专家和学术编辑共同遴选学术文献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其不可替代的同行专家评议价值。客观上,复印报刊资料依据统一的体系标准,通过分类评估、同类比较,直接对单篇论文进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持续性同行专家评选的模式,为我国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提供了别具一格的视角。

(二)人文社科学术评价的实践需求

学术评价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科研管理、成果推广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并提高其社会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各类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推动发展的主要手段。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最重要的载体,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不断深入,以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一宏伟大业的持续推进,学术期刊在传播学术成果、引领学科发展、培养学术人才、弘扬学风规范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不容忽视。尽管存在“以刊评文”等对期刊评价结果的不当使用现象,但不可否认期刊评价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为办刊部门提升期刊质量和水平提供必要的评判标准和方向指引;为作者选刊投稿提供可用的信息指南;为读者订购和阅读提供有效的选择依据;为科研管理、考核、奖励等提供便捷的衡量尺度;为政府部门期刊管理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等等。

然而,当前多数期刊评价成果仍然聚焦于引文计量评价,评价维度与方式较为单一,特别是在人文社科类期刊的评价中,学术价值的主观定性评价显示度依然不足。近年来,管理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政策方针和指导意见,多次强调“加强同行评议”、“完善代表作制度”等具体意见。因此,持续探索“基于成果的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并重,加强同行评议主体地位”的复印报刊资料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模式,在现阶段仍具有重要意义。成熟的以成果评价为基础、充分发挥同行评议作用、切实关注学术价值的期刊评价成果,仍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迫切需求。

我们从2012年起持续研制“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从复印报刊资料论文同行评议的转载角度,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梳理。“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是复印报刊资料三大重要转载来源系列评价成果中最早推出的一个成果,首次推出2012版时就因与众不同的评价视角和方式受到广泛关注。之后,我们陆续推出了2014版、2017年版。本次2020版是该成果的第四次发布,在研制细节方面我们再次作出优化和改进,以期提供更为科学和实用的同行评议数据资料。

二、研制方法

我们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定义为:一定周期内,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数量较多且被学术界、期刊界同行评议为学术质量较好、影响力较大的期刊。研制过程中采用了转载分析法和同行评议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转载分析

转载分析法是通过一次文献被知名学术期刊、文摘等全文转载、摘要、索引的数量和比例等数据,分析期刊、科研机构、论文作者等学科分布、机构分布、研究领域等状况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同行专家对论文的再次定性评价结果开展的量化分析。根据本次研究需要,我们选择以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量、转载率、篇均得分及其加权求和形成的期刊转载综合指数,作为此次评选的基本指标。

转载量:指某期刊20172019年度被复印报刊资料学术系列刊全文转载的论文篇数。这个绝对量指标反映了期刊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优质论文的数量,可大体反映出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转载率:指某期刊20172019年度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篇数除以同期该刊的总发文数。这个相对量指标反映了期刊优质学术论文的占比情况,即期刊优质论文的投入产出绩效。

篇均得分:指某期刊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文中平均每篇论文的同行评议得分。虽然每篇被转载论文学术质量都较高,但相互之间也存在差别,因此这一指标反映了期刊被转载学术论文的平均水平。

20172019年度期刊转载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期刊转载综合指数=0.3×三年转载量均值的归一值+0.4×三年转载率的归一值+0.3×三年篇均得分的归一值

(二)同行评议

转载分析法主要以量化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因转载涉及的学科覆盖、期刊布局、选文趋向等方面的局限,并不能全面反映期刊实际情况,因此为避免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替整体,有必要结合同行主观评议进行补充和修正。

因此,在通过转载数据进行筛选后,我们把备选期刊按照主办单位和学科分类,提供给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定性评估,作为修正初选结果的依据。在遴选同行专家时,我们从复印报刊资料学术刊全文转载论文的作者中,广泛征集其对初步评选结果的意见。同时,每类评审表还邀请学科领域权威专家进行评价,综合性期刊提供给期刊主编、评价专家、科研管理部门人员等进行评估;每类学科专业期刊则提供给学科专家及学科资深编辑进行评估。遴选专家时,考虑专家所在机构和地区的分布广度,避免专家集中于一处。

同行评议专家参照如下4方面标准,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声誉做出综合判断:

1)学术性:期刊内容的学术含量。包括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比例,期刊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社会价值程度等),以及期刊内容对于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

2)公信度:期刊学术水平及其在国内外同行中的认同度。包括期刊在学术界和读者中的口碑、评价,期刊在各类评奖、评选活动中的表现,期刊被各级各类科研管理和出版管理部门的认可程度。

3)学术规范:学风及管理规范。包括期刊在编辑、出版发行、同行评议等方面的业务流程和制度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核实后,将取消入选资格。

4)编校质量:主要包括编辑业务水平、栏目策划质量、编校差错率、印刷质量等。

三、研制步骤

  (一)筛选数据样本

20172019年间复印报刊资料95种学术专题刊[详见附录“复印报刊资料学术专题刊列表”]的论文转载数据,是此次遴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的基础数据,重复转载论文仅计入1篇,且仅统计得分较高的1篇。从中我们选取20172019年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每年转载均不少于1篇的期刊,作为我们进行下一步转载分析的样本期刊范围。被转载的集刊纳入筛选范围, 2017年未创刊的期刊、报纸和内刊则不计入。

(二)确定备选期刊

1)确定备选期刊的数量

备选期刊的数量为统计周期内复印报刊资料来源期刊总量的25% ±0.5%内的突变点)。根据这一计算方式,备选期刊的数量将随复印报刊资料来源期刊数量而变化,可更真实地反映期刊发展的变化趋势。20172019年这三年期间,来源期刊总量为3466种,因此备选期刊的数量在849种—884种之间。

2)确定备选期刊名单

根据期刊转载综合指数公式,计算上述样本期刊的转载综合指数,按综合指数排名截取前25%附近的突变点,最终确定为876种(25.27%)期刊进入备选期刊名录。与此同时,借鉴其他评价数据,将位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大核心期刊体系[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目录(2019-2020年)》、中国人文社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两个及以上、但不在上述备选范围的期刊,并去除2017—2019年间转载量低于3篇的期刊,也列入备选期刊名录。总计915种备选期刊进入下一评审环节。

(三)备选期刊分类

为方便进行同类比较和同行评议,我们将915种备选期刊按照学科属性与主办单位性质分为1张综合性期刊评审表和21张学科期刊评审表,分类依据如下:

1)若某一期刊在某学科每年的转载量均不少于3篇,或某学科转载量占转载总量的30%及以上,则进入该学科备选期刊评审表。

2)若某一期刊进入学科期刊评审表超过3个,或者未进入任一个学科期刊评审表,则该期刊进入综合性期刊评审表进行评选。

3)综合性期刊评审表分为高等院校主办学报、社科院(联)综合性期刊、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刊、其他单位主办期刊四类,按转载指数分类排序,统一评审。

(四)同行定性评审

 我们将备选期刊划分成22张分类表,分别提供给同行专家进行定性评审。每位同行专家对每张表中的期刊名单提出增补建议以及20%的“不建议入选”建议。

1)精评:综合性期刊评审表邀请10位权威专家,每张学科期刊评审表邀请学科领域5位权威专家,填写《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问卷调查》,对备选期刊进行评价。

   (2)海评:凡被复印报刊资料学术刊全文转载过的作者均可参与网络评审。其中,综合性期刊评审表所有评委均可评审,学科期刊评审表每位评委最多可选择3张进行评审。共有1544名复印报刊资料作者参评,因篇幅限制,本成果未列出海评专家名单。

  (五)数据汇总处理

  汇总同行专家意见后,对问卷数据进行规范、计算与处理:

1)统计各评审表中备选期刊的选票情况,并对特邀评审专家与复印报刊资料作者的评价数据进行归一处理,计算备选期刊分数。归一值和期刊总分计算公式如下:

同行评议归一值=选票数量/同类票数最大值

期刊总分=0.7×转载综合指数+0.2×特邀评审专家评分的归一值+0.1×复印报刊资料作者评分的归一值

2)综合性期刊评审表中,删除总分排在后40%的期刊。此表中入选的高等院校主办学报、社科院(联)综合性期刊、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刊分别进入各系统名录,其他单位主办的综合期刊在入选期刊总名录中体现,不再单设名录。

3)学科期刊评审表,删除总分排名后20%的期刊。

(4)备选期刊中进入一个学科备选评审表但未入选,若转载论文至少有30%以上在非评选学科,且在评审学科有半数以上的专家同意其入选,且转载综合指数排名高于以上第(2)条所确定入选综合期刊的最低名次,则该刊拟入选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总名录,但不入选任何分表。

5)至少2名特邀专家或者3名转载作者提名增补的期刊,若符合备选期刊的基本要求,且20172019年转载量不少于6篇,则增补该刊进入拟入选名单。

   基于上述规则对数据进行处理后,确定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拟入选名单。

  (六)期刊名录公示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拟入选名单》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网站(http://zlzx.ruc.edu.cn/zxnews/1500.jhtml)、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pingjiayanjiu_ruc)予以公示,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拟入选名录进行调整和完善,确定最终入选名单。

四、评选结果分析

  (一)评选结果的结构与组成

评选结果分为四部分,一是入选期刊的总名录,二是按学科划分的期刊表,三是按主办单位类型划分的高等院校主办学报、社科院(联)主办综合性期刊、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性期刊3张综合性期刊列表,四是便于查询的索引(见图1)。各部分均按照期刊名称音序排列。其中,学科分类主要参考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版)》并结合转载情况,将期刊分为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历史学、地理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共计21个学科。所有入选的741种期刊在第一部分总名录中列出,同时,这些入选期刊因其主办单位和学科优势的差异,可能出现在第二、三部分中,这两部分的入选期刊表共包含724种期刊,各表之间互有交叉重叠,另外17种综合性期刊因分类优势不明显,既未进入三大系统期刊表中,也未进入任一学科列表,仅出现在总名录中。这样的成果编排方式,可以充分展现出每一种期刊的总体水平,以及特色和优势。

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成果结构图

1 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成果结构图

(二)总体入选情况

复印报刊资料20172019年转载期刊共计1770种,根据期刊转载数据和同行定性评审的结果,最终遴选出741种作为2020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占总转载期刊的41.86%。入选期刊三年总共被转载论文29438篇,占复印报刊资料三年转载总量34499篇的85.33%

1 综合性期刊数量统计

期刊类别

入选期刊数量(种)

被转载该类期刊总量(种)

入选期刊占被转载期刊总量的比例(%

高等院校主办学报

121

475

25.47%

社科院(联)主办综合性期刊

35

116

30.17%

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性期刊

30

73

41.10%

其他综合性期刊

17

194

8.76%

从表1可以看出,在各类型入选综合性期刊中,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性期刊入选30种,但其入选占比最高,为41.10%,说明其期刊被转载集中度最高;其次为社科院(联)主办综合性期刊,入选35种,占比为30.17%高等院校主办学报入选数量最多,为121种,但入选期刊占被转载期刊总量的比例低于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性期刊和社科院(联)主办综合性期刊,为25.47%,说明高等院校主办学报被转载论文较为分散。

2 综合性期刊数量和平均转载量图

从图2可以看出,在入选期刊中,社科院(联)主办综合性期刊,平均转载约99篇,在三大系统入选综合性期刊中占据绝对优势;高等院校主办学报与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性期刊基本持平,平均转载量分别约为42篇和38篇。

2 各学科入选期刊数量

学科

入选期刊数量(种)

被转载期刊总量(种)

入选期刊占被转载期刊总量的比例(%

哲学

68

385

17.66%

理论经济学

30

334

8.98%

应用经济学

118

498

23.69%

法学

50

334

14.97%

政治学

78

351

22.22%

社会学

48

345

13.91%

民族学

14

95

14.74%

马克思主义理论

26

277

9.39%

教育学

65

291

22.34%

心理学

10

45

22.22%

体育学

14

30

46.67%

中国语言文学

77

375

20.53%

外国语言文学

15

150

10.00%

新闻传播学

21

173

12.14%

艺术学

40

291

13.75%

历史学

68

310

21.94%

地理学

8

27

29.63%

工商管理

58

398

14.57%

农林经济管理

11

174

6.32%

公共管理

29

422

6.87%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21

68

30.88%

从表2可以看出,各学科入选期刊中,应用经济学入选数量最多,为118种,反映了其在发文、转载方面的学科优势;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次之,均在65种以上;农林经济管理、心理学和地理学入选期刊数量最少,分别为11种、10种和8种。体育学入选期刊占被转载期刊总量的比例最高,为46.67%;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次之,占比为30.88%;农林经济管理入选期刊占比最低,仅为6.32%


3 各学科入选期刊数量和平均转载量

从图3可以看出,法学和教育学的平均转载量最高,均约为40篇;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平均转载量次之,约为33篇;公共管理的平均转载量最少,约为14篇。心理学和地理学两个学科的入选期刊虽然数量不多,均在10种及以下,但平均转载量都在26篇以上,达到所有学科入选期刊平均转载量26篇之上,体现了在这两个学科中入选期刊优势比较突出。

4 入选期刊主办单位类型分布

(由于存在一种期刊由多家单位主办,且主办单位类型不同的情况,故此种期刊分别归入到各类主办单位之中重复计算。)

如图4所示,从期刊主办单位类型来看,高等院校主办的期刊入选数量最多,达到385种,优势较为明显;社科院(联)以及学会、协会、研究会次之,分别入选133种和120种;独立科研院所/中心、出版机构、党政干部院校主办的期刊,在入选中占有一定比重,依次入选85种、55种和34种;党政机关主办的期刊入选数量最少,仅12种;此外,企业、文化馆所等其他类型机构主办期刊入选共27种。

5 各地区入选期刊数量和平均转载量图

(此处仅统计了中国大陆地区的入选期刊。)

从图5可以看出,入选期刊共覆盖我国大陆27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北京地区的入选期刊数量最多,共297种;上海、江苏、湖北次之,均在30种以上;贵州、新疆、宁夏入选期刊数量最少,分别有5种、3种、1种;青海、西藏、内蒙古、海南等地区则无期刊入选。入选期刊涉及的27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吉林的平均转载量最高,约为49篇;其次为北京,平均转载量约为45篇。平均转载量最少的是新疆,约为21篇。

将本次入选期刊总名录与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目录(20192020年)》、中国人文社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进行对比,共有611种期刊与三大体系并集有重叠,约占入选期刊总量的82.46%;与此三大核心期刊体系重叠期刊数量分别为564种,499种,412种,占入选期刊总量的比重依次为76.11%67.34%55.60%,既具有较高的耦合度,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此版入选名录中有17种集刊入选,与南京大学CSSCI收录集刊(20172018)目录相比,有14种重叠,占入选集刊总量的82.35%

(三)与前两版对比分析

3 三版入选期刊数量统计

版别

入选期刊数量(种)

被转载期刊总量(种)

入选期刊占被转载期刊总量的比例(%

年平均转载量(篇)

2014年版

747

1852

40.33%

14.52

2017年版

745

1952

38.17%

14.11

2020年版

741

1770

41.86%

13.24

随着发表论文篇幅逐年加大,而复印报刊资料版面扩展有限,20172019年涉及的被转载期刊总量也随之下降。从表3可以看出,2020年版入选期刊数量比2017年版减少4种,比2014年版减少6种,2020年版入选期刊所占比例却比前两版有所上升。入选期刊的相对转载水平总体较为稳定,年平均转载量相较前两版略有减少。

4 三版同时入选期刊数量及比例

同时入选版本

入选期刊数量(种)

3个版本入选期刊并集的比例(%

入选3

576

61.34%

入选2

142

15.12%

入选1

221

23.54%

入选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3个版本的期刊总量共有939种。从表4可以看出,在3个版本入选期刊中,有576种期刊同时入选3个版本,占总量的61.34%;有142种期刊同时入选2个版本,占总量的15.12%;有221种期刊只入选其中1个版本,占总量的23.54%。可见3个版本入选期刊重合度较高,期刊发展趋势和布局基本稳定。


6 2020年版入选期刊与前两版重叠情况

从图6可以看出,2020年版共入选741种期刊中,总计有576种入选过前两版,占2020版入选期刊的77.73%;其中,仅与2017年版重叠的期刊有59种,占比7.96%,仅与2014年版重叠的期刊有18种,占比2.43%;而未曾入选过前两版的新增期刊共计88种,占比11.88%。

7 各学科入选期刊数量变化图

从图7可以看出,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共9个分表入选期刊数量持续上升或持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农林经济管理、图情档、高等院校主办学报、社科院(联)主办综合性期刊5个分表入选期刊数量持续下降或持平。

8 各分表新入选期刊所占比例

从图8可以看出,应用经济学的新入选期刊数量最多,共有25种;其次是中国语言文学,新入选18种期刊;另有社会学、历史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4个学科新入选期刊均达到15种以上。地理学、图情档2个学科无新入选期刊。公共管理学科新入选期刊所占比例最高,达51.72%;社会学次之,新入选期刊占35.42%;高等院校主办学报、社科院(联)主办综合性期刊的新入选期刊占比最低,均低于5%,体现出这些分表中的入选期刊阵营较为稳定。

五、结语

  在历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的研制过程中,期刊界、管理部门、专家学者等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帮助,我们在这一版的研制中进行了认真研讨、斟酌和吸收。相较前两版,2020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的研制主要做出如下改进:(1)备选数量的计算方法改为复印报刊资料统计期间来源期刊的并集数量的25%,使得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的总数与来源期刊的总数同步变化;(2)使用综合指数的排序方式确定入选备选期刊的顺序,使得备选期刊的筛选标准更为全面客观;(3)首次将集刊纳入统计来源,并有17种集刊成为本版重要转载来源期刊;(4)减少了综合刊的入选数量,从上版删除同行评审后30%排名靠后的综合刊,改为本版删除40%排名靠后的综合刊,减少了二十余种,但学科内的期刊未受影响。

当然成果的研制在体系、方法、数据等各方面仍有需要继续探研完善之处。虽然复印报刊资料已积累了数十年的选文经验并始终努力提升论文的评选质量,但选文过程毕竟是一种建立在同行评议基础上的主观价值判断行为,难免见仁见智,且复印报刊资料也存在学科结构、期刊布局、转载限制等方面的不足。凡此种种,此版重要来源期刊还不能够全面反映当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状况,也不足以准确地对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仅仅是对20172019年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的总结,是阶段性、局部性的期刊评价,只能大致反映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期刊的分布、特征等现状和趋势。我们仍在探索中,请读者对我们的错误和疏漏给予批评指正。由衷感谢众多同行专家学者多年来对本项研究成果的关注、参与和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