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崛起中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宁夏新闻出版业“十一五”改革发展重要成就综述
2012-05-25

     “十一五”时期以来,在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指导下,宁夏新闻出版业认真落 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大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力度,推动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了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

  宁夏新闻出版产业和事业实现了历史性崛起,图书出版品种、总印数,报纸出版规模,印刷复制业总产值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传统新闻出版业迅速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规模、生产能力持续扩大,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增长速度加快。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改革成果惠及千万读者,全区2786个行政村和农场、林场等涉农系统的农民从此不再看书难。

  改革,让宁夏新闻出版大部分单位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竞争中阔步前进;改革,让宁夏新闻出版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不断走向大发展大繁荣。

     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成立了《宁夏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公司、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目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率先成立。2006年7月,以《宁夏日报》为龙头,整合《新消息报》、《法治新报》、《现代生活报》、《新知讯报》、《华兴时报》、《小龙人学习报》六种报纸以及《理财世界》、《看天下》两种杂志和宁夏网,组建了《宁夏日报》报业集团。2009年8月,自治区党委又把《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的经营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了宁夏报业传媒公司,实现了新闻采编与经营业务的分离。作为宁夏地区报业市场和传媒产业的主力军,《宁夏日报》报业集团通过体制改革,创新机制,高效集约化经营,逐步实现了从媒体经营到经营媒体的转变。以报纸为依托,实现多元化发展,显现出较强的整体实力和竞争活力。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改制。2009年8月,将宁夏人民出版社、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阳光出版社三家图书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整合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新华书店系统等企业,组建了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业务以图书、期刊、音像、数字、互联网等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为主,兼营出版物资供应、广告设计制作、网络数字传媒,并向其他产业延伸。转企后的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立足宁夏出版实际和长远目标,以发展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把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科学管理、做强出版、挺拔主业作为主要战略任务,大力推进“三大转变”,有序实施“六大工程”,精心打好“五大战役”,实现了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突破和发展内外环境的战略提升。先后出版了《今我宁夏(风光篇)》、《西夏通史》、《天高云淡——红军长征在宁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丛书》等一批重点精品图书。

   期刊社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2008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宁夏石油学会、宁夏化学学会主办、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协办的《石油化工应用》(《宁夏石油化工》)以改革先行者的姿态,全面走向市场,站在了我区期刊社体制改革的前沿。期刊社克服机制不畅、资金匮乏、经济效益低下等各种困难,艰苦创业,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努力扩大刊物宣传发行范围,通过全方位市场化运作,全面激发了期刊社的内在发展活力,成为在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2009年,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下辖的期刊《名汇》、《新魅力》、《少年读者》已经随着宁夏人民出版社的改革,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确保2012年年底之前全面完成改革发展任务。为了扎实做好体制改革工作,宁夏新闻出版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区除党报党刊外的49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性质、主管主办单位的性质,报刊出版单位设备状况、人员情况及经营状况等进行了调查摸底,确定了改革时间表。我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分两批进行,第一批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主要是省级、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性较强的行业报刊出版单位,隶属于各类企业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第二批主要完成其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以及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的体制改革工作。2011年8月1日,宁夏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我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通过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改革,努力打造一批独具宁夏特色的报纸期刊品牌,不断提升宁夏新闻出版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强监管推动事业繁荣

  在引导行业全面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宁夏新闻出版局也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和“五比五看”主题教育等活动。宁夏新闻出版局机关先后开展了“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法治文化建设年”“评先进、学先进、树典型”等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在全区新闻出版系统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全行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闻出版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信念更加坚定。同时,对反腐倡廉建设和行风建设、行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以及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常抓不懈。

  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正确的新闻出版导向。在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兼并重组的新形势下,宁夏新闻出版局依法行政,加强行业监管,防止因新闻出版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引起的管理真空和打“擦边球”的现象发生。始终坚持管理关口前移,认真落实好“三审三校”制度和出版物审读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和网络出版管理,规范出版秩序。严格选题特别是重大选题的报批制度,防止出版危害社会稳定、有严重政治问题、淫秽色情出版物。严格执行《出版管理条例》,不断改进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工作,完善对新兴媒体的监管手段,确保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工作跟得上、管到位、促发展。积极发挥自治区互联网出版监控中心的作用,及时抓取疑似案件信息,每周公布监控报告。加强对音像及网络出版的管理,有效打击了互联网非法出版行为。积极推进政府部门和企业软件的正版化,严格著作权保护工作,组织专家对宁版图书质量进行监管,严把图书出版“五道关”,即:选题审批关、书号核准关、“三审三校”关、图书审读关、图书质量关。奖优罚劣,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通过严格管控来推动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

  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抓手,宁夏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央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全区十大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将建设农家书屋工程作为中心工作、一号工程来抓,严格按照组织调研、选点示范、制订规划、分步推进、全面落实、检查验收的程序进行。从2007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正式启动至2011年,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2786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农家书屋村村全覆盖,并延伸至林场、农场、监狱等涉农系统。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宁夏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这一惠农工程得到了全区回汉各族群众的广泛好评。

  “扫黄打非”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区“扫黄打非”工作紧紧抓住全力查缴和封堵政治性、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及以青少年学生和未成年人为读者对象的有害卡通画册、图书、“口袋本”等非法出版物这个重点,创新机制,打防结合,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我区社会稳定和文化安全。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11年,全区共查缴各类盗版及非法出版物83.2万册(件、盘),有效地净化了我区文化市场环境。

  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为我区新闻出版业发展提供动力。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进一步支持宁夏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实现边疆地区人民和各少数民族享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宁夏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新闻出版总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宁夏新闻出版产业先后得到了2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走出去战略200万元、中阿论坛出版阿文版图书50万元、国家出版基金76万元、文化产业发展改革项目资金1000万元、“东风工程”支持资金1140万元。2011年,紧紧抓住中央实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的契机,根据项目储备情况积极开展调研、论证,确定了55个项目上报新闻出版总署,最终10个项目进入了总署项目库。宁夏新闻出版局联合自治区发改委编制了《宁夏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2011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方案表》,上报国家发改委和新闻出版总署,有3个项目已经被国家发改委和新闻出版总署立项,获得中央财政819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在做好项目申请的同时,宁夏新闻出版局积极做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项目资助资金监管,确保产业项目资助资金的落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朱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