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社科界十大热点关注(国外篇)
孙西辉 吕虹
2014-02-10

1  美债危机再秀“走钢丝”绝技

  2013年初,美国债务迫近上限,政府通过技术性突破勉强维持到该财年结束。9月,美国国会否决了2014财年政府预算案,两党扯皮终致美国时隔17年后再遭政府关门厄运。路透社9月27日刊文称,美国政府关门将产生深远影响,如联邦政府雇员放假、首都垃圾遍地、国家公园和博物馆关门、影响市场走向等。英国《独立报》披露,政府关门每持续一周,将使美国经济损失约100亿美元。然而,美国《商业周刊》认为政府关门带来的影响有限。《华尔街日报》表示,美国商界和投资者对联邦政府17年来首次关门处之泰然,但认为债务上限之争才是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头号威胁。与政府关门相比,各国更担心美国出现债务违约。据美国《经济文献杂志》介绍,从过去20年的经验来看,债务违约危害严重。《商业周刊》也表示,美国此次债务违约史无前例,一旦违约将僵化市场,引发新一轮银行崩溃。《日本经济新闻》认为,美国债务问题或将影响日本央行实现2%的通胀目标;德国批发与外贸协会主席安东·伯尔纳批评说,如果美国两党故意给对方设置绊脚石,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火烧连营”般的危险,德国出口也必将深受其害;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如果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其危险性将难以估量。尽管美国两党在债务违约前的最后时刻达成提高债务上限协议,再次暂时避免了债务违约,但该事件引起了社科界的普遍关注,纷纷探讨美国债务问题的根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彼得·辛格认为,“立国先父”的分权思想是财政危机的根源。        (孙西辉)

2  美国监听全球损人不利己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于2007年开始实施一项名为“棱镜”(PRISM)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2013年6月,美国中情局(CIA)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将其曝光。此后,从普通民众到国家元首,从传统盟友到合作伙伴,从G20峰会到联合国,从亚欧到拉美,被曝光的“监听门”受害者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反应强烈。法国《世界报》披露,美国情报机构窃听了法国公民7000多万份通话;意大利《快讯》周刊报道,英国和美国情报机构大规模窃听意大利的电话与拦截网络数据;西班牙《国家报》称,美国监控了数百万西班牙人的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英国《卫报》报道,美国监听了35个外国领导人的电话号码。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莱塔、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外国政要纷纷向美方表达对监听事件的不满;欧洲议会要求欧盟暂停与美国签署银行信息共享协议,并派欧盟代表团赴美交涉。美国在欧洲盟友的愤怒讨伐声中陷入空前窘境,不少学者认为监听行为有损于美国外交。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亨利·法雷尔和玛莎·费丽莫认为,NSA监听行为曝光将“损害美国秘密行动和逃脱处罚的能力”。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姬伦·斯金纳教授也指出,全面监听有悖于政府关于侦查是为了反恐的言论。此外,斯诺登的行为也引发热议。《纽约时报》刊文称,斯诺登选择以告密的形式宣扬自己的价值取向违背社会道义。《赫芬顿邮报》则刊文指出,斯诺登遵从自己的原则,其行事标准超越了“一切遵守命令”的社会规范。(孙西辉)

3  全球高等教育步入“慕课时代”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语首字母缩写形式(MOOC)的音译。这一新型高等教育形式始于2011年秋季,随后的快速发展之势使《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今年1月,美国《信息周刊》杂志以《2013年是“慕课”之年吗?》为题讨论了2013年对“慕课”发展的重要意义。事实上,“慕课”在2013年发展迅猛,从美国蔓延到欧亚各国。IT专栏作家斯蒂夫·科洛维奇指出,法国是第一个由部委层级倡导在线高等教育的国家,其高等教育与研究部今年不仅开办了“法国数字大学”,还鼓励国内高校积极提供“慕课”;英国不少高校加盟本国的“慕课”公司FutureLearn;包括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内的其他欧洲大学也不甘落后,纷纷与“慕课”平台公司Coursera签订合作协议;欧盟最近新建了“欧洲公开教育”网站,汇集了众多欧洲大学提供的“慕课”和其他免费在线教育资源。5月21日,美国“慕课”平台edX公司发展了首批亚洲成员,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等高校。11月6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rsera。对于“慕课”席卷全球的发展趋势,edX公司总裁阿南特·阿加瓦尔教授表示,到目前为止,“慕课”可以通过混合式教育方式提升教育质量,今后也可以降低同样质量教学的教学成本。对于世界各地学生来说,这都是好消息。美国范德堡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道格拉斯·施密特也指出,在这个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我们必须澄清并提高这种新型高等教育模式的价值,因为我们似乎步入了一个持久的“慕课时代”。(孙西辉)

4  世界哲学大会关注哲思与现实

  始于 20 世纪初的世界哲学大会每5年举办一次,是国际哲学界的盛会。2013年8月4日,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希腊雅典开幕,来自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哲学家与会。本次大会以“审视明辨与生活之道”为主题,内容涵盖了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哲学史、亚洲哲学、拉丁美洲哲学、日常生活与哲学、哲学专题、儿童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诸多议题类型。在以“哲学方法”为主题的首场全会上,意大利哲学家阿伽西结合科学发展的历史,讨论了哲学中的“方法论转向”;美国哲学家麦克道威尔以维特根斯坦哲学为例,谈了自己对哲学方法的认识;挪威哲学家弗洛斯达尔通过分析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哲学的关系等问题,强调了论证在哲学中的重要性。在以“哲学与科学”为主题的第二场全会中,来自意大利、美国、秘鲁和日本的四位科学哲学家作了“从科学哲学到各门科学的哲学”、“科学的哲学:观念本身”、“今天的自然主义与实在论”以及“二战后日本东部的科学与技术”的发言。在“技术与环境”主题全会上,来自美国、芬兰、日本和德国的四位技术哲学家分别以“停止看不见的污染损害”、“生活哲学的教训”、“技术的多元维度”以及“放射性废物、技术评估和民主”为题作了交流;关于“哲学与公众生活”的主题,来自德国、俄罗斯和伊朗的三位哲学家作了“网络与媒体对公众的影响”、“作为伦理事业的哲学”以及“鲁米的生活哲学”的演讲。大会每天还有100多场分会研讨,包括哈贝马斯和艾柯等重量级哲学大师在内的哲学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孙西辉)

5  各大国在政经纠葛中加速自贸谈判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亚太国家加入TPP。日本3月15日宣布正式加入TPP谈判。年底,韩国表示拟加入TPP谈判。而一向排斥中国加入TPP的美国一改常态,向中国发出了邀请,中国也及时给予了积极回应。对于TPP的谈判前景,《华尔街日报》认为阻力与希望并存。阻力在于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仍引发巨大分歧;如果TPP旨在遏制中国,将导致中美交恶,甚至会阻碍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乐观因素一是日本正努力加强与美国的关系,二是安倍证明他有能力克服多年来束缚日本决策的诸多阻力。在大西洋方向,美欧开始了旨在建立世界上最大自贸区的TTIP谈判。德国贝伦贝格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格·施米丁表示,如果TTIP达成,对欧盟与美国的经济增长都会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但要切实落成如此规模的自贸协定绝非易事。日本不仅加入了美国主导的TPP谈判,还与欧盟开启了日欧谈判,并积极推动RCEP。一方面,欧洲为摆脱经济困境急切希望与美国和日本达成双边贸易协定。另一方面,启动多项自贸谈判是安倍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面对上述形势,中国不仅积极参与中日韩自贸谈判,还与部分欧洲国家签订自贸区协议,并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华尔街日报》称,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TPP、TTIP和PSA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而上海自贸区可以说是中国应对新贸易协定的“产物”。  (孙西辉)

6  新兴经济体面临发展挑战

  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经济体近年来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增速。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动,外媒和国外学者更多地指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发展挑战。路透社7月刊文指出,由美联储引发的市场波动可能迫使新兴经济体被迫上调利率,货币收紧政策或将严重影响其经济发展。巴西《圣保罗页报》也指出,由于美国中断经济刺激政策,货币投资商纷纷撤离新兴国家市场,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实力。德国媒体持类似的观点,认为投资者正在撤离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阿根廷、印度、印尼和巴西等新兴国家陷入困境。根据路透社8月26日的报道,评级机构惠誉国际把印度的主权债信下调为投资级别中最低的“BBB-”,因为它认为印度经济或将面临崩盘危机。对此,印度经济学教授贾亚蒂·戈什(Jayati Ghosh)表示,造成印度经济困局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同时,大量外资撤离也恶化了印度经济。针对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的现实,海外社科界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西班牙企业研究院的经济学家胡安·拉萨罗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大国结束货币刺激政策,原材料价格停滞不前,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世界报业辛迪加》则认为这是受到六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即货币紧缩政策,发达国家经济疲软,新兴经济体的另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结束,美联储结束经济刺激政策,新兴国家出现经常项目赤字。《商业周刊》、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也从结构性矛盾、美国政府关门和不良贷款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放缓的原因。(吕虹)

7  2013开启“大数据元年”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3年3月《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出版,第一次明确地提醒人们,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随后,该书的两位作者在2013年5/6月号的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名为《大数据崛起》的文章,指出互联网革命性地改变了商业的运作模式、政府的管理方法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信息爆炸的积累足以引发新的变革。大数据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在今年受到广泛关注,国外媒体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7月2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了《大数据时代的民意与政治》一文,提醒执政者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文章指出,网络时代信息快速自由地流动,也不断制造着信息的碎片化、歧义化。在各方民意的发酵效应下,民生问题极有可能引发公共危机,甚而影响政府决策,政治人物必须接受并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11月18日,美国MarketWatch网站刊文指出,社交媒体公司的IPO出现衰落趋势,而云计算公司和大数据公司的IPO或将兴起。12月4日,美国知名科技网站“商业内幕”刊文称,世界将被数据“淹没”,“大数据”将引发新一轮的移动计算革命。文章认为,移动设备尤其适合大数据,或有助于推动移动广告呈“爆炸式”增长。而据加拿大银行CIBC预测,未来10年信息生成量将增长50倍。市场研究公司IDC则预计,在2009年至2020年期间数据生成量将会增长44倍。因此,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将在推动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吕虹)

8 诺贝尔人文社科奖相继爆冷门

  今年10月,各项诺贝尔奖逐一揭晓,人文社会领域的文学奖、和平奖与经济学奖多少有些出人意料。10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芒罗获此殊荣。相对于同时被提名的村上春树和乔伊斯·欧茨,芒罗的受关注程度偏低,其作品的译本也较少。10月11日,诺贝尔官方网站宣布,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得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该组织成立于1997年,获奖原因是它在叙化武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拿大《环球邮报》认为,马拉拉没有获奖令很多人失望。这种评论颇能代表西方舆论。在和平奖颁布前,最热门的人选一直是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甚至连挪威广播电台提前披露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奖的消息也没能扭转西方舆论对她的预期热情,欧美一些赌博公司纷纷押注马拉拉。10月14日,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皮特·汉森和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获奖,三位获奖者不仅重点关注的领域是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实证分析,而且分属两大对立的经济学流派,令人意外。10月17日,美国金融学专家郝什·舍夫林(Hersh Shefrin)在福布斯网站指出,激烈的思想碰撞是学界常态,但今年三位诺奖得主之间的思想碰撞却是新古典主义与行为主义两大学派之间关于金融市场如何运作的争论。(吕虹)

9  应对极端天气不能仅靠“我在乎”

   2013年,全球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强,严寒酷暑极端天气一再上演,超强台风、飓风、龙卷风、暴雨、洪水等气候灾难频发。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年度气候状况声明称,2013年跻身于自1850年开始有现代记录以来的十个最暖年份之列。联合国的一份科学调查也显示,气候不断变暖将造成更多的气候灾害。第三次美国国家气候评估报告草案印证了上述观点。报告警告说,未来几十年,随着气温上升远超预期,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将在很多方面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幸福。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如果各国不果断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南太平洋岛国马绍尔将从地球上消失。今年,临近该国的基里巴斯和图瓦卢的气候难民“明显增加”,同样的灾难今后也会出现在马绍尔。法国《费加罗报》称,海地、菲律宾和巴基斯坦是2013年受气候灾害影响最大的三个国家,其经济都遭到了空前影响,伤亡人口总计超过10万。针对如此残酷的气候灾难,萨斯强调解决极端天气频发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美国参议院环境委员会负责人芭芭拉·博克瑟也认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碳污染,减少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害。世界银行行长金墉(Jim Yong Kim)刊文呼吁各国尽快行动起来,避免全球发生气候灾难。据英国《卫报》报道,鉴于台风“海燕”和非洲干旱这样的极端天气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发展中国家提出发达国家应为此担负经济责任。然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持续不景气,减排热情大不如从前。发达国家的态度似乎符合华沙气候大会的官方口号“我在乎”,但应对气候变化仅靠“我在乎”还远远不够。     (吕虹)

10  2013年逝去的大师

  1月9日,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凯南(James Buchanan)逝世,享年93岁。布凯南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立者,研究领域涵盖国家的起源、政府的权利和义务、公共所有权、公共资源、公共政策、宪法、宪政、共和、民主和自由、市场与国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1986年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月14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去世,享年81岁。德沃金批判法律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主张法官依据一致和公共的道德原则解释法律,并将其法学思想广泛运用到种族、堕胎、平等、安乐死等热点社会问题的讨论中。
  5月13日,美国政治学家、国际关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学派创始人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Neal Waltz)去世,享年89岁。沃尔兹曾荣获“詹姆斯·麦迪逊政治科学杰出学术贡献奖”,被誉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关系理论大师之一。
  8月30日,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逝世,享年74岁。希尼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好的英语诗人和天才的文学批评家,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月2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 Harry Coase)逝世,享年102岁。科斯是产权理论的创始者。他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及产权的重要性 ,从而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1月17日,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去世,享年94岁。莱辛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代表作有《金色笔记》等,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2月6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逝世,享年95岁。曼德拉是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在40年的政治生涯中,曼德拉获得了超过100项奖项,包括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吕虹)(1392期 第7版)

 

 (来源: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