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报资料中心先进员工暑期赴宁夏调研
2014-08-06

      7月31日至8月4日,为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习了解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形势,以实际行动支持西部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书报资料中心组织年度优秀员工代表赴宁夏调研。调研组由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武宝瑞带队,中心副主任兼副总编辑钱蓉等参加。在宁夏期间,调研组先后赴中卫、银川等地展开调研活动,捐赠期刊,走访当地文化、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了解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特点,结合书报资料中心学术出版和学术评价的优势,为当地文化学术事业发展提出了有较高参考价值和可行性的政策性建议,为进一步加强中心与宁夏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向宁夏大学中卫校区、中卫图书馆捐赠期刊仪式在宁夏中卫举行。书报资料中心向宁夏大学中卫校区、中卫市图书馆各捐赠2014年出版的期刊一套,向中卫市教育局捐赠“基础教育精选论文数据库”一份。中卫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雨芳出席捐赠仪式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卫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向兵主持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上,陶雨芳同志介绍了中卫市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高度评价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对中卫文化教育事业的支持,深情地回顾了书报资料中心学术刊物对她个人成长的帮助。她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国内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加工、信息发布的学术研究出版单位,出版了大量高质量、高水平、享誉海内外的学术信息资料,被誉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此次书报资料中心对中卫市的捐赠意义非凡。
      刘向兵同志对书报资料中心支持中卫办学和图书馆建设工作表示感谢,希望书报资料中心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中卫市在学术资料编辑、图书馆建设等方面能有更好的发展。
      武宝瑞同志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基本情况、核心业务及社会评价,希望通过学术交流、教师培训、联合申请科研项目等方式,继续扩大合作领域,拓展合作深度,为中卫市的文化及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切实有效的贡献。
      书报资料中心员工代表调研了中卫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类基础设施建设,在建的宁夏大学中卫校区以及光伏产业园、银阳新能源公司等高新技术产业,学习了解了中卫市防沙治沙工作,对西部地区的文化科教及经济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中卫市的相关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在当地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8月3日,为加强社科期刊之间联系,拓宽学办刊思路,提高办刊水平,促进学术交流,书报资料中心一行赴宁夏银川,会见了宁夏社科院党委书记刘日巨,参加《宁夏社会科学》评刊座谈会。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进海、原副院长、《宁夏社会科学》特约编审陈通明和宁夏社会科学院其他领导和编辑出席会议,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天明主持会议。

      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进海同志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史文化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重点说明了宁夏社会科学院所属《宁夏社会科学》、《回族研究》及《西夏研究》三本学术刊物的基本情况,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评刊会,学习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经验和做法,提高自身办刊业务水平。
     武宝瑞主任对书报资料中心做了简要的介绍,他指出书报资料中心已有56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厚学术底蕴,是国内拥有独立刊号资源最多的机构,所出版的学术期刊基本覆盖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有的一级学科,部分二级学科和热点研究方向,他认为当前人文社科期刊发展整体势头良好,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对学术刊物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推动学术刊物跨入数字出版时代。《宁夏社会科学》等刊物,应继续培育独有的优势学科,发扬地方和民族特色,关注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当前热点问题,以项目为依托、价值为导向,坚持以内容为本,力争打造高端学术刊物。
      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兼副总编辑钱蓉、基础教育分社社长宣小红、及法政编辑部主任王春磊,分别介绍了书报资料中心的编刊理念及特色,并就学术评价、编辑队伍建设及选题标准等问题,向《宁夏社会科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宁夏社科院原副院长、《宁夏社会科学》特约编审陈通明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以其全面性、前沿性、创新性、准确性和代表性,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获得很高的学术声誉,此次评刊座谈会上,书报资料中心的同志对如何进一步办好刊物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宁夏社会科学》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专刊质量、办刊水平,力争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此次赴宁夏考察活动,促进了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支援了西部民族地区建设,同时也搭建了中心与宁夏沟通、交流、合作的坚实平台。

 

(撰稿: 刘玮   摄影:廉文立)